改则县以“六个强化”扎实推动农牧民稳就业促增收
- 索引号:xzebb/2022-00045
- 发文字号:
- 发文机构:改则县政务办
- 名 称:改则县以“六个强化”扎实推动农牧民稳就业促增收
- 公文时效:
- 发布日期:2022-07-20
改则县以“六个强化”扎实推动农牧民稳就业促增收
2022年以来,改则县委、县政府聚焦“四件大事”“四个确保”,着力推进“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四个争先”,落实地区“12114”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改则县贯彻落实自治区2022年“十大民生工程”和“38件民生实事”任务细化方案》的通知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促进农牧民增收作为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这一工作着眼点和着力点的具体举措,同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紧密结合,以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大做强内需产业,着力稳固经营性收入基础,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持续扩大工资性收入增长空间,不断释放财产性收入增长红利,努力拓展转移性收入增长空间,形成多点发力、多极增长的农牧民增收新格局,确保农牧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增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强化组织领导促增收。落实农牧民增收县委书记、县长负责制,鉴于领导干部人事变动和分工调整,及时调整充实农牧民增收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门人员,明确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截至目前,组织召开农牧民增收安排部署会议3次,下乡督导检查3次。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展开专项督查,对全县增收工作进行定期调度部署,分析增收工作面临的形势,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提出解决办法和整改措施,有力推进增收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强化宣传引导促增收。为切实提高农牧民群众增收意识,采取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开展农牧民转移就业(增收)宣传工作,引导农牧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鼓励自主创业,积极参与工程建设、农牧区改革、经合组织、部门后勤的等岗位增收,2022年各乡(镇)、各村(居)驻村工作队共组织开展宣讲40次,共计发放宣传资料906余,受众群众达到5085余人次。
强化技能培训促增收。坚持把促进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途径,切实抓好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截至目前,农牧民转移就业1382人,劳务收入1499.71万元,其中:跨地市转移就业85人,区外转移就业7人。已完成农牧民集中培训5期137人,培训后就业71人,就业率达到52%,已完成“以工代训”1期18人。
强化就业吸纳促增收。坚持扩大农牧民就业作为头等大事、首要民生工程,充分发挥政府投资项目吸纳农牧民就业的作用,大力支持农牧业民就近就便参与工程建设,确保政策执行不跑偏、不走样,实现了帮助群众就业、促进群众增收的目的。截至目前,将28个新(续)建400万以下政府投资项目交给当地农牧民施工队,用工总量263人,吸纳农牧民91人,实现劳务创收44.01万元。
强化劳务输出促增收。把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增收的重要抓手,要求每个乡(镇)成立以乡长为组长的劳务输出领导小组和劳务输出队,并安排1名专职副乡(镇)长主抓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劳务输出,形成了层层抓、层层管、层层督的工作合力。截至目前,六乡一镇劳务输出461人次,创收92.66万元。
强化精准摸底促增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拉网式排查,精准掌握人员动向,建立详细数据台账,做到信息准确无误。严格执行每月农牧民增收情况月报告制度,截至目前,机械实际参与创收98(辆、台),创收144.68万元;后勤服务行业农牧民转移就业366人,创收279.43万元;全县草场流转面积达350.14万亩,流转收入达40.47万元;房屋及机械租赁收入428.1万元;合作社分红1838.59万元。
截至目前,我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95元,同比增长35%。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为664.78元,同比增长75%;转移性收入为107.79元,同比增长86%;财产性收入为1070.89元,同比增长24%;工资性收入为952.31 元,同比增长24%。
编辑:王操
审核:桑中凯
终审:大平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