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改则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日关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今日关注 >> 正文

改则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11日 17:46 浏览次数:

改则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今年以来,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勠力同心,锚定“四件大事”,着力推进“四个创建”,努力做到“四个走在前列”,落实“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和地委提出的“12114”工作思路,不断加强与“十四五”规划衔接,全面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衔接工作开展。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情况。一是持续落实“四个不摘”。实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摘帽不摘责任方面:及时成立了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下设10个专项组,进一步明确了任务、职能、组织。县委、政府、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主持召开学习、研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内容会议共计45余次,对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切实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方面:为帮助320户脱贫群众及监测户发展生产发放小额信贷1453万元,县内石磨糌粑、风干牛肉、民族手工艺产品、手工编织品、森郭服饰五家公司通过销售消费扶贫产品,实现销售82.77万元。成功举办2022年消费帮扶活动,县内17家合作社及个体商户参与活动,实现销售31.26万元。“两节”期间,39家党支部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全面了解151户监测户的生产生活现状和存在的困难,并主动开展慰问、帮扶工作,共送去慰问物资折合人民币57352元,解决就业2名;为312户易地搬迁户每户发放节前帮扶慰问金15.6万元。摘帽不摘政策方面:过渡期内持续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惠民政策,保障了政策持续稳定。累计投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各类资金13806.99万元,全面保障饮水安全,现正常供水工程505处(百人工程19处,百人以下分散工程486处),在49个行政村居内建成349眼机电深井、9处管道引水工程,全面保障了我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不断巩固教育成果,当前全县中小学和幼儿园在校生4896人,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工作目标责任,当前全县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57%。全面保障住房安全,2022年危房改造计划23户,总投资32万元,已经改造完成20户,累计兑现资金27.8万元,剩余3户明年进行验收并拨付相关资金。全面落实社会保障,2022年我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应参保24909人,实际缴费24504人,参保率达98.37%,城乡居民住院人数294人次,报销金额110.72万元。摘帽不摘监管方面:成立了以县纪委书记为组长的乡村振兴专项监督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开展“三农”领域全方位监督检查8次,发现问题16条,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2份,移交问题线索3件,诫勉谈话1人,党内严重警告7人。二是扎实开展动态监测工作。持续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全县共有监测户155户583人,实现消除130户475人,剩余25户108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8户37人,边缘易致贫户15户60人,突发严重困难户2户11人),对所有监测户入户摸排3次,并因人因户制定了帮扶措施。特别是我县疫情发生后,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亲自安排相关部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密切关注因疫情影响而造成生活突发严重困难或“两不愁、三保障”出现问题的群众,做到及时排查、及时报告、及时研判,并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措施和解决办法。经排查,截至目前未发现有突发严重困难或“两不愁、三保障”出现问题的群众。三是认真做好年度信息采集工作。2022年10月6日至2022年11月17日,县委、政府组织相关行业部门和各乡镇对县内1907户7933名脱贫群众集中开展收入统计工作,统计周期为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2022年我县脱贫群众纯收入达到9734.97万元,人均12251.41元,同比增长14.99%,其中:工资性收入2811.52万元,人均3538.29元,占总收入的28.59%;生产经营性收入1181.84万元,人均1487.34元,占总收入的12.02%;财产性收入766.9万元,人均965.22元,占总收入的7.8%;转移性收入5075.08万元,人均6386.96元,占总收入的51.6%。生产经营性支出100.43万元,人均126.4元。四是全力提升村容村貌。确定扎布村、古昌村、本松村、布孜村、次日果来村为今年人居环境整治巩固提升村庄,原计划今年11月底5个村全部打造完成,目前受疫情影响,预计明年建设完成。待项目完工后,将极大改善5个村的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安全饮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五是认真谋划项目库项目。今年6月,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带领县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对先遣乡、物玛乡、改则镇所有村镇急需的项目开展实地调研,计划实施道路项目15个、人工种草设施维修和机械购置项目6个、无水草场水井40口、牛羊圈30个,并纳入各行业部门的十四五项目库。在三年滚动项目库中,可落地实施项目可达到95%以上,其中2022年项目25个,总投资32032.18万元,现已经实施23个;2023年项目32个,总投资43751.89万元;2024年项目22个,总投资33013.38万元。

(二)扎实推进衔接乡村振兴项目。2022年统筹整合财政衔接资金28479.31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6157.14万元(不包含生态岗位资金1725万元),共安排实施25个项目,近期自治区从中央资金中调减了3000万元。截至目前,截至目前,支出衔接资金11914.92万元,拨付率46.76%,其中中央衔接资金支出9243.63万元,拨付率71.76%。疫情爆发以来,我县积极对接各施工企业,想一切办法组织人员材料进场,确保在符合疫情防控的前期下达推动项目复工复产。截至目前,7个项目已完工,14个项目已实现开工,2个项目正在进行招投标,2个项目正在准备进场,预计12月中旬所有项目可实现开工进场。

在取得阶段性成绩的同时,我县对照上级要求和自查,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群众思想观念转变慢。群众脱贫后外出务工的积极性不高,增收意识不强,对政策性依赖不同程度存在。二是项目前期办理进度慢。受疫情影响,今年我县乡村振兴项目较多,因前期设计调整、农转用等手续办理用时较长,原计划8月15日前90%以上项目开工建设,年底可以达到中央资金拨付要求,疫情爆发后,造成大部分项目停工、停止招标,对今年项目资金拨付进度造成较大影响。三是群众住房抵御能力不强。我县牧区群众房屋绝大多数为土木结构,抗震、抗风险能力不足,在发生暴雪、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抗风险能力不足,且乡村振兴领域资金不能用于住房建设,在实施美丽宜居和整村推进村居项目建设时存在制约。

针对存在的问题的不足,我县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克服改正,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做好跟踪监测预警防返贫工作。不断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动态跟踪和防返贫防致贫监测预警机制,对三类监测户持续进行监测预警,加强脱贫群众动态精准管理,坚持分类施策管理防返贫,保证脱贫成果质量,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二)强化技能培训助力工资性收入增长。加大对脱贫群众的技能培训力度,增强牧区劳动力与用工市场需求的适应性和匹配程度,鼓励脱贫群众多学技术,提高脱贫群众转移就业能力。重点培育具有劳动技能的青壮年劳动力,实现务工形式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深入挖掘项目建设单位、企业、个体商户的用工潜力,鼓励优先吸纳本地劳动力,引导本地群众就近务工,把本地群众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

(三)推进牧区一、二、三产业高效融合发展。按照“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草则草、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大力发展具有带动性强的养殖业、加工业、商贸流动业、文化旅游业和资源开发利用等致富产业,重点发展牲畜育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休闲农牧业,让群众增收有渠道、就业有门路、致富有技能。积极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农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支持农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做足“农牧业+”文章,实施“互联网+农牧业”行动,鼓励支持发展牧区电子商务、农超对接、社区直销、校企直供、基地直卖、流动直销车等多种形式的销售渠道,不断建立和完善农畜产品流通和物流配送体系。

(四)扎实做好项目复工复产和前期办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做好复工项目的监督管理,对未开工的项目,已逐个列出详细计划,后续积极对接施工企业,按照现有停工令中明确的不能作业之外的建设内容,要想尽办法开工复产,确保在12月底中央资金拨付率达到85%以上。加快开展2023年和2024年项目前期工作,12月25日前完成2023年项目概批,彻底改善“资金等项目”的局面,确保项目明年按时开工。

编辑:王操

审核:桑中凯

终审:确巴

 

 

关闭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备案号:藏ICP备2023000077号-6,网站标识码:542526000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改则县人民政府  联系电话:0897-2652770

网站标识码:5425260001藏公网安案号:54252602000002